Sunday, September 2, 2012

人之所以不快樂,在於大家都想「做別人」,而不想「做自己」!

有一家知名的雜誌刊登了一則啟事,表示將舉行有獎徵文,主題是:「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想做什麼?」

消息發布後,雜誌社陸陸續續收到了大量的投稿。

一個企業老闆說:「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只要開一間小雜貨店就好,這樣我就會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一個家庭主婦說:「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一定要讀完大學,不會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家庭上。」

一個上班族說:「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一定要完成我的夢想,成為一個作家。」

這些投稿被刊登在雜誌上的時候,雜誌社也一併公布了這項徵文真正的目的─其實,這並不是一般的徵稿,而是一群心理學家進行的實驗,目的是了解人們的「真實人生」和「理想人生」之間,究竟有多大的差距。

最後,心理學家分析所有來稿,做出了三個結論:

第一、人們對「真實人生」的普遍滿意度不高,對「理想人生」則加入了太多幻想。

第二、這些所謂的「理想」,其實多半是有可能被實現的,只是真正願意放棄現狀,勇於追逐夢想的人少之又少。

第三個結論,同時也是最重要的結論─人之所以不快樂,在於大家都想「做別人」,而不想「做自己」!

每次我到各地演講,會後常有聽眾跟我說:「我好羨慕妳的人生:妳以前當記者,訪問過很多了不起的人物,還因此去了很多國家;妳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寫作工作,而且不必進辦公室上班!」

我確實覺得自己很幸運,也同意我對自己的際遇、生活都很滿意。只是,寫作者的生活真的這麼完美嗎?其實也不盡然。

跟那些名人相約採訪,的確讓我受益良多,但我也曾遇過氣焰高傲的名人,但礙於工作,無論再怎麼生氣、委屈,也只能往肚子裡吞;能出國工作很棒,但我也去過瘧疾猖獗,或治安極為惡劣、政治情勢緊繃,隨時可能發生內戰的國家,讓人一路上提心吊膽;不用進辦公室,不表示工作就沒有壓力,反而必須加倍地督促自己,提升安排時間的能力。截稿期限在即,熬夜寫到清晨,其實也是稀鬆平常的事。

另外,就現實面來說,我的收入並不穩定,沒有勞保,更沒有三節年終獎金,退休後更沒有退休金呢!

「做一行,怨一行」,或把某個行業想得過於浪漫,其實都是很危險的。

有個攝影師朋友,他的夢想一直是開咖啡廳。後來他真的辭去報社的工作,拿出所有積蓄,在鬧區的巷子裡開了小小的咖啡館。

我曾經上門捧場,裝潢很精緻,咖啡甜點也都無可挑剔,見他能夠圓夢,我也替他感到高興。

可是,不到幾個月,卻傳來他的咖啡廳黯然歇業的消息。後來我跟他見面,他告訴我:「開咖啡廳,跟我想像的不一樣。」

原來,在他美好的想像中,只有泡出完美的咖啡、和客人熱絡互動等「好玩」的事,卻沒有包括採購、進貨、會計等「不好玩」的事;他以為「只要東西夠好,就能吸引客人上門」,卻沒有想到附近連鎖平價咖啡店的競爭,還有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房租、水電、人事費用⋯⋯

咖啡廳結束營業後,他再度回到新聞界擔任攝影師。他認真地跟我說:「其實當攝影師的工作很不錯呢!真不曉得我當初怎麼會有這麼多抱怨?」

這個例子,不是要我們放棄追夢的勇氣,而是我們在「逐夢」之前,必須先認清自己的「夢」不僅是個「美夢」,還一定會有「惡夢」夾雜其中,無論好壞,我們必須一概承擔。

還有,在羨慕別人的人生之前,或許我們應該先試著喜歡自己的人生,不是嗎?

心靈小語

「別人的生活、工作,或是家庭、配偶⋯⋯好像都比我的好?」

愈是這麼想,我們愈容易羨慕別人,甚至嫉妒別人。

其實,這只是你的幻覺罷了。

別人的人生,未必比你好。

想成為「別人」,不如先學習怎麼做「自己」。

摘編自 《斷了兩條腿,才讓我真正站起來:人們所要征服的,從來不是外在的一切,而是自己的內心》

Saturday, March 31, 2012

救救马来西亚旅游业


刚结束了一团来自黑龙江的客人,是替另外一位导游送团,其实只和客人在一起不到二十四小时,然而客人非常高兴,干恩万谢的,说什么幸亏遇上了我,让他们马来西亚之旅没有白费。

由于今天送团,由马六甲到新山,数百公里车程,路上和领队闲聊了许多。领队说,她来马来西亚多趟,马新泰或泰新马,很多客人行程结束后,一般都会记得泰国的人妖表演,新加坡完善的城市规划和透明政策,可马来西亚很多时候给客人的感觉是在赶路,看建筑,拍照,导游介绍的文化很多,但真正看得到和感受得到的并不多,所以最终的感觉只是路过。

个人对领队这个观点有认同感,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鞭策自己必须努力更深入了解马来西亚人文以及发掘更多传说以便让自己的讲解可以更加吸引客人以及更加深度吸引客人的原因了。

坦白说,马来西亚有太多好景点了,天然资源又多,可惜的是马来西亚旅游局只懂得搞宣传,而且宣传也不到位,每每政府批发的费用都花在印刷几十年如一日的旅游刊物上,各种语言,甚至印多了,还得花费人力物力到处乱派,相信大家都已经多次看到在太子城派刊物的旅游局车子吧!我曾多次到那车子上,发觉那些义务的工作人员和导游都很努力的在游说客人领取免费刊物,然而,转眼间,客人就将之抛弃,多么的浪费资源。

几十年来,政府批发了那么多资金,试问有那一处与政府相关的旅游景点曾经认真的被提升过?相关部长"出国学习",刊物"一再的再版",然而,马来西亚旅游有提升了吗?

去年底,新的国家皇宫启用,旧皇宫目前打算如何发展呢?根据旧皇宫由私人住宅变成日置时期的日军基地到后来的皇宫,其历史底蕴加上其建筑特色,旅游局是否有想过争取以便发展为更有意义的旅游景区呢!私人界是否被允许参与发展,以文化历史凸显本国特产存在的意义呢?还是政府又是那么的举棋不定,最终"免为其难"的将它又在变成马来西亚众多"多余的"博物馆的一员。

醒醒吧马来西亚旅游局,救救马来西亚的旅游业吧!不懂不是罪恶,只要承认自己的不懂,聘请有志的私人公司,好好策划,马来西亚的旅游业是大有发展空间的。

Location : Address not available

不变才是最大的问题


听到和看到许多男男女女交往,如果不幸分手了,很多时候都会有一方认为另外一方错了,是另外一方变了,问题出在于变。

事实上,究竟是"变"的问题还是"不变"的问题呢?

男女交往,感觉对方适合自己,了解自己,原因是在那段日子,彼此思想接近,可以沟通。然而世界不停在变,彼此的生活遭遇也大不相同,如果双方认为彼此相爱,可以长相携手,那就大错特错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思想形态会有所改变,如果男女双方不是时常沟通,彼此协调,找寻共同的方向,总有一天双方会忽然发觉彼此的想法看法相去甚远,那就是磨摩擦的开始。

有了摩擦,如果双方拥有共识,彼此重新沟通磨合,那这段感情应该还有挽救的机会,可惜大多数的实况是当感情出现了问题,不变的一方常常会处于目前社会形式的影响而认为对方是错的,既然对方错了,自己就不需寻求改变,再加上内心厌恶对方的"错",所以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牛角尖里,促使彼此感觉越去越远,最终结束了彼此的交往。

各位朋友请想想,究竟问题出在于"变"还是"不变"。

Location : Utara - Selatan Hwy, 77000 Melaka,

Tuesday, March 20, 2012

今天的马来西亚还会发生的怪事

这是一件事发生在几个星期前的事,主角是一位在吉隆坡某公司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女生,幸运的她,要嘛就是住家离开LRT站不远,要嘛就是在搬了房子之后有爱他的老公载她上下班,总而言之,多年来她很少驾车上班。

几个月前,因为丈夫忙碌,她不得不自己驾车上班。虽然路程已经相对熟悉了,结果还是发生了一件令人难于相信的事实。

据说当天,她放工后开车回家,当时心中挂念着公司里的一些事宜,偶一分心,也不知在哪一个路口拐弯走错了路,过了一段时间,她才发觉路旁景色好像不是自己所熟悉的,心中开始担心,结果越担心越是问题,忽然看见路上的路牌写着Melaka, Seremban的,一急上心头,她就更加心慌了,一看到这样的路牌,她就以为自己不知怎的已经由吉隆坡开车到了芙蓉或是马六甲。

一想到芙蓉或马六甲这么远的地方,怎么回家,在慌张的驾驶了一段路后,遇上了路旁两位交通警察,她只好求助于他们。两位交警当时告诉她,他们正在当值,只能教导她路向,然而紧张的她一再的要求交警协助,告诉他们说她已经不认识路,再过一阵子如果天黑了将会更糟。

在她苦苦要求下,两位交警最终答应了,开着大型摩托车护送兼带领她,然而,她竟然慌张到忘了她其实已经在回家的路上,所以要求两位交警带她回到工作地点。结果一位交警在前开路,另一位随着在车后和车旁控制其他驾驶者让路,如此一路护送,将她送到了工作地点,她才继续由工作地点再度开车回家。

回到家中,她告诉家人,一路上她好担心,多次经过交叉路口,看到的红灯,可是交警竟然继续前进,她越过路口时好担心忽然之间一辆车撞出来。这际遇让听他故事的家人笑翻了肚皮,甚至流下了开心的泪。

想想:
今天竟然还有这样的驾驶者
而今天的大马竟然也还有这么热心的交警。
真佩服!MALAYSIA BOLEH!!!

备注:当事者说,“她当时脑袋一片空白,也忘了要请那一对交警喝杯茶。”哈哈哈!

Friday, February 3, 2012

了解旅游业是否需要小费

有一次导游的是柬埔寨团,领队相当努力,但缺乏说服技巧,而还没学会柬埔寨语的我不得不要他作翻译工作,所以我全程都用华语加上一些很烂的柬埔寨语。

这团客人为澳大利亚柬埔寨裔,在行程中,客人有入住云顶酒店,所以安排他们在云顶半山腰的缆车站寄放行李,当时向他们说明寄放行李是免费,但习惯上我们都会鼓励客人给些小费,其中一家客人则发表了一番意见,说什么澳大利亚是个没有给小费习惯的国家,而据他所知马来西亚也不是必须要给小费的国家。

因为他们是澳大利亚柬裔,自然也懂得不少英文,所以我就打蛇随棍的大发关于已经多次说明的"有关小费的伟论",让领队翻译,同时也教导客人,服务业需要小费的重要性。

首先,我说既然你们身在澳大利亚,那应该了解英文TIPS的意思就是To Insure Prompt Service(心想:他当然不会说自己连这么简白的英文缩写都不懂吧)。我只是在这儿建议,没说一定要给,但身在服务业,我有责任让客人了解服务业的操作,这样才能提高服务业的素质。

寄存行李和旅游业一样(心想:这一句的重点当然是暗示他们,行程结束,别忘了我以下所讲的道理),都是服务业的一种,在服务行业里,我们不能只对老板或同事好,我们还得对客人好,因为一般的行业有底薪,同时到了年底如果公司业绩好还可以有花红;而包括旅游的服务行业就不是这样的,我们是有团才有导游费,而且为了要导游们表象的更理想,一般上导游费都是维持在"一般"的水平,另外一部分则转换成所谓的小费,要客人们认为理想时才全数付于导游;这样以来,由于表现好可以有更多的收入,服务人员(导游﹑司机和领队)就会因为"有所图"而表现更好。人之常情嘛!

当然,只要是旅游业者都知道小费的必需性和它所起的作用,但有见于各国风俗习惯的不同,甚至于同一国家的不同旅社都会因手法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诠译。某些组团社会将所需的小费包含在团费里,然后告诉客人他们的团是全包,在出团时由领队将小费带上,完成行程时才交给导游和司机四六分账。

另有一些公司会在给客人的行程上会注明"团费不含导游﹑领队和司机小费",有些客人会误解这是代表不交小费给导游﹑司机和领队,事实上这正好相反,有经验的领队都会为客人解说,行程上这么注明是在告诉客人团费还没包含小费,也即是说客人必须自行付小费。

当然,一些比较标准的大公司都会在出团前先很透明化的向客人讲解,有些则透过比较专业的领队在行程中向客人说明。如此一来,导游和司机知道这一家组团社的客人会依表现而给以小费,那在带团时就会更加尽心尽力罗。

另外有一些组团社想要讨好客人,会强调客人"不一定"要给小费,长期结果是很多专业的好导游和好司机最终拒绝接待这一些组团社的团队,而地接社迫于无奈不得不使用一些问题导游和问题司机,最终当然造成客人无法得到圆满的行程。

当然,我将小费的作用说明了,但给与不给,给多少和什么时候给则要看客人的文化水准了。

首先,我碰过一些旅客,第一天一到酒店就开始给小费,坦白说,个人不太同意,因为这样有些像是贿赂。

另外,我也见过一些客人好像野人一样,明知道算来算去团费都太便宜了,如果自己安排来同样的行程绝对拿不到这一价格,可是他们却还认为小费是多余的,甚至有的还要求这要求那的﹑想尽办法要"回本"。

最常见的客人是"中规中矩"的客人,他们很乖,行程结束时会配合市场惯例,按照每个人每天三美金,交每人每天一美金给领队,剩下每人每天两美金交给导游﹑司机四六分账当小费。

那些最叫我难忘的客人当然是一些非常能够体会别人的辛苦﹑尊重我们的工作,结束行程时除了依惯例给每人每天一美金给每位服务人员外,还会私底下多送"红包"给他们认为服务超群的人,这多送的小费数目不重要,但那份心意以及那些人的明理态度才是最叫人尊重的,对吗?(心想:我已经为你们讲解了客人文化的等极,至于要成为那一类,你自己决定吧!)

经过以上这对症下药的"狠狠一针",心想是时候轻抚一下客人"受伤的心"了,所以我继续说:

先生你问的问题非常好,过去也有人这么问我(心想:让他下一下台嘛),可是经过我的解说之后,他们总会明白到马来西亚确实不会很死硬派的坚持你一定要给小费他们(心想:最终当然还有我们啦),可是马来西亚也绝对是个通情达理的社会,人们很会体谅身边的别人,所以客人在了解了情况后最终都会入乡随俗的付上该给的小费,这又何尝不也是出国旅游了解他乡文化的重要一环。

Wednesday, January 18, 2012

问心无愧

习惯上,放工后回到家中他都爱坐在露台上喝咖啡;今晚他如往常的坐在自家楼上的露台上,半躺在椅子的靠背上,桌面上的咖啡已经逐渐的冷了。

没有抽烟的习惯,身后卧房里还播放着抒情的轻音乐,他静静的﹑双眼望着不远处的路灯,沿着灯柱,上至灯罩,那灯罩下的黄色灯光,在他的思绪中逐渐扩大。。。

那一年,他在机场和她吻别,那是经过了近十年的思前想后,他觉得在本国的努力已经到了一个尽头,月薪一万 ,依当时的本国市场而言,他已经是属于高薪人士,然而他心中还是认为那只不过是国内情况,另外,他也一直在努力的希望创出一番事业,以便可以为下一代留下一些产业。

下一代,没错,他和她结婚已经十多年,三个子女都已经十多岁,他也想乘着这个时候好好的赚一笔,好为他们准备进入大学的学费。至于她,所受教育不多,只是小学毕业,所以很多事都是又他作主,虽然他已经多次带领和教导,然而每次她都有个种原因无法配合,而最常用的借口就是她所受教育不多,学不来。

机场的送别,没有感人的场面,是他轻轻的吻在她的额头上,她轻轻的的抱一抱他,就那么淡淡的。是一种一直以来就习惯了的恬静,还是矜持心理作怪。。。

飞往国外,月薪由一万多马币起到三万多马币,应该是是很值得雀跃的事,然而他心里并没有太多的兴奋感,因为他是个爱家的男人,远离家人到国外公干是他所不愿意的,可是那翻了三倍的待遇实在太吸引人了。因此,他有个决定,到国外工作,两年的合同,算是他给自己的一个尝试,如果到时可以继续,他将把家人一样带在身边,但万一客观环境不允许,他将回到本国,自行创业。这个决定,他有告诉太太,目的是大家心里有个准备,同时也希望他太太在两年里可以先有些准备,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

在国外的两年,是相当风光的两年,也是相当辛苦的两年,当然,给这么高的月薪肯定不会是白付的,公司请他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一件已经花了七年也解决不了的事,投资者七年来已经投下不少资金,基本上每年都在发展,然而从来就没见过任何回收,这一次请他就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要他在两﹑到三年间让公司转亏为盈。

经过他两年的大刀阔斧,公司有了转机,成本大幅下降,然而几年前的管理人员因为管理不善却又一再说服老板增加管理人员,造成公司组织上层人员过多,必须大幅裁减上层人员,而他自己统计后发觉那被裁的名单中应该包括他自己,该怎办呢?

他深思了数周,他明白如果根据他的责任所在,他必须据实报道于老板,他也知道如果报道了给老板知道,老板会依他的建议裁员,但应该会因为他的功劳而要他留下,然而他知道那些将被裁的人员中会有一些令他不敢留下的关系圈,所以据实报告的结果就是他将会失去这一分工作。

无论如何,他最终还是坚守了自己的原则。他准备了一份厚达四十八页的建议书,书中建议老板只对事﹑不对人的配合他的时间表依计划整理,而计划中,他是第一位辞职的高层管理人员。

老板是个明理人,自然了解他为什么自行先辞职,所以离开时还多付了几个月薪资以表谢意。

在他离开后,公司老板依计划行事,最终转亏为盈。

他,回国后,反反复复的干过很多行业,目前生活还过得去,然而离他心中目标渐去渐远,令他常常感觉失落﹑静静的独处静思,往事前尘,真如过眼云烟。

夜,更深了,一阵凉风唤回了他的心绪,拿起桌上已冷的咖啡,一口喝完,是时候休息了,他默默的自我许诺,就算时间可以倒流,他还是会选择同样的路,就因为问心无愧。

Saturday, January 14, 2012

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是接受,不是忍受;是支持,不是支配;是慰问,不是质问。

真正的爱,要道谢也要道歉。要体贴也要体谅。要认错也要改错。

真正的爱,不是彼此凝视,而是共同沿着一个方向望去。

其实,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要学会用完美的眼光去欣赏一个并不完美的人。

Tuesday, January 10, 2012

完满的完成了艰巨任务

第一天已经给自己下了个艰巨的任务,必须要打动客人的心,让他们自愿付小费。

接团时得知客人原数15加一位领队,但临时又少了两位,根据司机了解,这已不是第一次,这家公司每次都是这样,看来FIDI不单是典当导游利益,它也典当司机利益,每次人数如果不足16位,他都会多报以达到优惠价格,就不知本地公司是否在实际人数不足时是否有罚款行动,又或者取消优惠资格。身为导游,我只能先安慰司机,告诉他我会尽力争取,更何况这一次司机听说是多问题及情绪化的人,我的先让他明白两点,一是我的成功还得有他的配合,第二是有了合作就有机会,但并不能就当着是承诺一定有小费。

很幸运的,这一次带团来的领队Pham Thi Van本身在越南也是位导游,明白导游行业,她同时也是以为明理的领队,所以第一天合作就有了共识。

少了两位客人,这一团实际就只有十三人,更糟糕的是团队中有七位老师和一位司机,另外加两位从山区出来的种菜人家(一位老师带了他的父亲),这一群经济能力不高,尤其是老师们很多时候都自以为精明而认为导游骗人,是出了名的不被喜欢的旅客(我没想一竹竿打倒全船人,但所有导游一听到老师团就叹息是不争的事实)。剩下四位客人,两位是新婚夫妇来度蜜月,另两位是澳大利亚归国跟团旅游的越侨;澳大利亚又是一个不懂如何体会服务人员而付小费的国家。如此一数,看来我的争取小费任务的艰辛度又升级了。

第一天带团队到Putrajaya的Alamanda Old Town用午餐,路上得先说明马来西亚马来人和回教徒的风俗习惯,同时告知机场一带餐厅质量差而价位高,加上必须让客人尝试尝试"非正式但传统的"nasi lemak套餐以体会马来西亚的饮食习惯;在节省时间﹑体会外国加上减少客人劳累的前提下,我特意安排这一餐。

除了尽心尽力的安排了,我还得先声明,Nasi lemak是家喻户晓的马来传统食品,但就算本地华裔也不一定就全喜欢,所以如果客人觉得不合口味,必须让我知道,避免我重复安排马来口味的餐饮;当然,这一餐的一个特色是白咖啡,所以我又就白咖啡的典故做了一番讲解。

考虑到客人从越南飞来,有些甚至凌晨三点就由小镇出发,第一天的行程我就只安排参观Putrajaya,晚餐被我安排"让他们了解本地华裔如何用肉骨茶当晚餐的文化",接着就回酒店休息。

由于第二天有云顶一日游,所以回酒店前先为客人交代第二天服装的要求,同时"郑重说明"导游的责任是在出发前往某处之前向游客说明注意事项,这当然包括参观景点前要让客人留意衣着,是否带特别行李等等,而在带客人前往公司指定的马来西亚特产前,我们同样会让客人明白各类产品的历史背景,这样才能让客人可以作明智的抉择。

第二天上午前往云顶之前我当然也得向客人讲解云顶创始人林梧桐先生的故事,间中自然不忘讲解其中的风水故事以及黑宝石为何最重会被称为幸运石等典故。

在上云顶途中,"路经"黑风洞景区,当然得先参观啦,这儿有珠宝店,顺路参观,客人很有兴趣,可是不舍得购买,结果第二天请我"吃了两颗大鸡蛋"。无论如何,决不放弃,在上云顶途中我的讲解再接再厉。这一次讲解的是我国第四任首相是何原因决定发胀马来西亚,而性子急的他是怎么的在工业产品打响名声之前如何将马来西亚土特产介绍给世界以致最终如何让世人一提前马来西亚就想到双子塔。

在云顶,客人想找一些产品,我带他们去找,乘机会让他们了解现今很多商店都将销售人员当作服务人员看待,所以很多销售人员的底薪都不高,更何况很多销售人员都是临时性质,所以除了底薪,他们很少会有年终花红,公司为了确保服务质量,现在很多都是以回佣方式奖励销售服务员,他们每卖一件产品,自然会从产品价格中抽取某个百分比的奖励回佣,然而,产品价格并不会因此提高,原因很简单,这些回佣根本就是操作成本的一部分,过去商家会把钱花在广告上,可是今天商家更加相信口传的"人性广告",所以原本花在广告上的费用现在省回一部分以作销售员的佣金,所以说,商家卖商品,你们买商品,钱是一定会给人赚的,不同的只不过是看谁赚你们的钱而已。

当客人看到纪念品时想买,我劝说车上师父有卖,如果他真的很喜欢的师父没有,当然可以买,但如果他们想买送人,那我建议他们最终支持师父,选择师父卖的纪念品,毕竟这几天辛苦服务他们的是师父,给别人赚不如给师父赚。

当他们看到巧克力产品时,我同样告诉他们先留意价格,检查市场,因为第二天我们会逛公司所指定的巧克力店,其实价格是一样的,与其在云顶给不相识的人赚,不如到公司的店购买,让公司和我可以"顺便赚一点点"。

经过前面的努力,客人已经非常听话,所以也就没买东西,只是逛逛娱乐场和拍拍照。

第三天,吉隆坡市区游,除了一如往日的讲解,这一次我根据自己的看法为他们解说了新皇宫的好风水,接着再度提前马哈迪首相接受土产的经历继而前往土产店购买首相们介绍的产品,成绩还算不错!而巧克力我也做了些微的介绍,结果也满意,毕竟客人试吃了就会买的嘛!

下午,客人参观了KLCC的海底世界,这是为"单马团"所增加的景点,客人蛮欣赏的。

经过这几天的努力,同时也让客人了解本国生活水平以及正常普通人家的月收入。在第三天行程结束前,我向领队交代如何配合我所提供的透明化资讯而让客人明白由于购物量少,本地导游及司机这一团收入低于正常,顺便鼓励客人将心比心,如果认为服务到位则该给多少小费,当然,如果真的欣赏我们的服务,也可以多给。。。。

结果:
最后一天送团时,导游200,领队200和司机120。对于一家不给小费的公司﹑ 人数只有十三位来自穷乡僻壤的客人,而又只有四天的团队,这成绩应该算是很圆满了。

感恩!

Sunday, January 8, 2012

没放弃艰辛的任务

昨天接的越南FIDI公司的团队,就如许多导游所告知,人数不足,原计划公司告知有15人,加领队一人共十六,然而最重只来了13人加领队一人,总数只有14人,又是这一公司发生同样的问题,真怀疑对方是否可以隐瞒,假报人数以达到优惠价的目的。就不知他们少了人数,公司是否执行取消优惠政策。

十三位客人,对于导游,没太大分别,可对司机就少了每日人头费,奈何。FIDI不单只典当导游利益,他们还典当了司机利益呢!

另外,这一次任务感觉更为艰辛,因为十三人中,7人身为老师,1人本身就是司机,一对蜜月夫妇此次是第三次来马来西亚,另一对父子来自山区,家中种菜为生,任何有经验的导游一看我这列表自然就会"祝我好运",对吧!

无论如何,该做的是还是得做,努力吧!

Thursday, January 5, 2012

今天接越南FIDI的团队

昨天到公司拿了Assignmen,知道要接的越南团是来自越南一家不受本地导游欢迎的旅社,因为那家公司的领队时常吃导游的小费。

今天会合司机,他一得知是FIDI的团,第一句话就是,"阿!又是那没小费的团。"原来不单是导游,司机也不喜欢FIDI这一家典当服务人员福利的公司。

我唯一能做的当然是安慰司机,告诉他我会在这几天里好好和领队沟通,在可以沟通的情形下,我会尽量让客人了解小费的真正含义,相信客人如果明理一定会愿付小费的。

现在坐在司机的车子在前往机场"接客"的路上,和司机谈的不多,在电话中记录这一团的开始,内心也盘算着如何可以以服务打动人心,继而透过讲解让客人了解小费含义,最终达成客人愿意自发给小费的目的。。。。

哈!现在自己先给自己这"艰辛"的目标而打气吧!

2011年12月19日圣诞节目

2011年12月19号带团住在云顶时用手机拍了这几张应景的相片,其中包括一段短片,今天打算从手机删除,所以决定上传,同时也试试手机上传短片的结果,希望成绩不会令人失望。

Sunday, January 1, 2012

傻傻然艺术

2011年12月20日至22日是一年一度的“傻傻然艺术节”,这消息我是从12月20日的星洲日报得知,内心很想前往参观,然而因为身在带团,无法前往,22日下了团,内心三心两意,很想在23日前往参观,但又考虑到23日已经过了艺术节的日子,还看得到任何艺术品吗?另外,22号又接了一团,要到26号才下团,没想到23号的报纸又报导了由于反应热烈,展出日期推迟到26号才结束。

26号,送团柔佛,碰巧当天很多巴士车都满座,在柔佛等待了超过一个小时才有车子回吉隆坡,抵达吉隆坡已经是下午五点,太迟了所以第二天上午才和凤玲开车前往沙沙兰,希望这一次可以欣赏到那些艺术品。

寻寻觅觅,到了中午时分才抵达沙沙兰,根据报章上的电话联系了刘先生,非常热情的一个人,由于他已经回到吉隆坡上班,所以他为我发来了信息,两个联系电话;我联系了其中一位Low Kim Tai先生,其实他正忙着收拾展会结束后的一些善后工作,所以我和凤玲并没有打算麻烦他,何况我们是已经过了展会截止日期才到来,然而Mr. Low Kim Tai却是那么的热情,一再的强调他会来带我们参观。

到了沙沙兰,我们第一个发觉的是高架桥头一个空地上的第一组展出品,其中最先映入眼帘就是眼前的这一条破船,就如人们所说的,“看得懂的是美术品,看不懂的就是艺术品。”这一艘破船也就是我们所不了解的艺术品,可是后来有幸得到“傻傻然艺术协会”主席黄美先生的解说才了解艺术家所想呈现的是一个古老渔村的没落,同时显示小村艺术的崛起。

有关这一个“傻傻然艺术展览”是由当地的一位艺术工作者黄美先生所发起,今年已经是第三年,由黄美先生负责联系来自十六个国家的六十多位艺术爱好者,当然也包括了马来西亚本国的艺术爱好者,这些艺术爱好者还得自己付费到来位于马来西亚瓜拉雪兰莪的沙沙兰新村,而当地的村民则负责接待和协助。

这些外来的艺术工作者寄宿于居民家中,和他们一起生活,饮食起居由居民负责,而他们的任务则是于十二月20号到22号(后延长到26号)的日子里创作他们的艺术作品以回馈村民,创作所需的材料由当地居民协助找寻,同时也有些当地公司如铁厂等等一样提供协助。

SANY0113

其实,艺术是有感染力的,在这儿我还发现了原来艺术不是人类的专利,看看以下这一张的狗儿,它何妨不是正在“享受”这艺术的宁静和安详呢!

中午的烈阳,很晒,所以也花不了太多的时间去体会,匆匆的拍了以下这一些相片,然后慢慢用心去体会。

SANY0114 SANY0115

SANY0116

SANY0122 SANY0119

SANY0117 SANY0118 

 SANY0121 SANY0125 SANY0123

SANY0124 SANY0127

SANY0126 SANY0120 

SANY0129 SANY0130

SANY0133 SANY0131SANY0135 SANY0134

SANY0128 SANY0132    SANY0136 SANY0137 

 SANY0139 SANY0138SANY0140 SANY0141

SANY0142 SANY0143 SANY0144 SANY0145 SANY0146 SANY0147 SANY0149 SANY0152 SANY0151  SANY0150

以上的这一些相片里的展品都是位于沙沙兰的村口,经过Mr. Low的介绍,我们又参观了位于沙沙兰中华小学的三幅作品,很可惜的其他展品已经收起。

当我们抵达中华小学,发觉在接待处入口就有个小小不起眼的艺术品,“当我们同在艺起”,间中同字的口烧了个洞,或许也有它的含义吧!

SANY0154

在这儿很幸运的我们见到了傻傻然艺术坊的主席黄美先生,他的外表一看就有那种艺术家的气息,我们很幸运的得到他的答应可以合照留念,由于当时有另外一对带着专业摄影机的夫妇,我就要求他们为我们拍了两张相片,怪只怪我太相信他的专业,拍了之后我并没有检查确认,回到家中才发觉原来他并没按到快门,没拍到相片,所以和艺术家算是“有缘无分”,“有缘”相遇,“无份”拥有合照。。。

在中华小学,我们又拍了以下这三幅“立体画”的相片:

经过介绍,了解了这凉亭上的画是立体的,必须站在我拍照的方向欣赏才可以看出亭上的树干和亭子后两棵真树吻合,而画中的凉亭顶与后面另一座小凉亭又吻合,另外亭子前后两幅画又有其可以吻合之处,如此画工真令人惊叹。

SANY0157 SANY0156 

SANY0158 SANY0161

接下来的“We Art Together”又是另一杰作,上图是站在地面看,是个平面,如果站立角度正确,可以看得到间中的立体感,而当我们上到二楼,同一幅画就给了我们比较深的感觉,它同样的,当我更上一层楼,这幅相同的画也就更深一层楼。

SANY0159SANY0160 

学校范围里这最后一幅画也是立体画之一,从正确角度欣赏,这画顶端的横梁正吻合了露台的下横梁,另外,我也非常欣赏“artlover”酒瓶上的水珠,晶莹剔透的。

SANY0155

欣赏了平面艺术品后,我和凤玲又开车到靠近交通灯出的另一处实体艺术展品处欣赏了以下的展出品,都说艺术是由感染力的,看了这些展品,凤玲心血来潮,盖起双眼,她说这么拍也是“艺术”,而第一张,由于相机速度慢,所以快门动作的时候,她已将手移开,这也是“艺术”吧!

SANY0165 SANY0166

以下的这一组展品,据说想呈现的是大融合,代表当地村民和各国艺术工作者合作无间,可能间中有不足的或遗漏的,但众志成城,一定能够将艺术推向高峰。

SANY0169

SANY0167 SANY0168 

下面这一组艺术品据说是由一位来自泰国的艺术工作者带领村民所呈现,他想表达的是日前泰国的水灾问题所造成的没落。

SANY0170 SANY0171

SANY0172 SANY0174

SANY0175 SANY0176 

SANY0179 SANY0180

SANY0178

SANY0177 SANY0173

由以上泰国水灾主题的展品,最后一张让我看出了人类的弱小,在周边外在因素的侵袭下,人类显得多么的无助、多么的束手无策。

接下这最后一套听说是主席自己的作品,他也想呈现人类在大自然的进程中是多么的无法自主,大自然的力量就像一只只大大的手臂在控制着。

SANY0188 SANY0184 SANY0187

SANY0182 SANY0183 

SANY0185 SANY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