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个面试者已经花了许多时间了解了其中两位求职者,心中有了决定,忽然接到属意的求职者来电告知他已经蝉过别支,所以介绍另一位同事到来应征。你想那面试者会如何决定?
如果过去五年,你选区的议员做了许多服务,有煲有辫,你心中决定要给他另外几年的时间完成任务然后再看下一回,忽然大选前他被派到别区,而同样政党派来另一位你不认识的人与另一位土生土长的人竞选,你又会做何决定?
五月五的选举,沙登就上演了这么的一套情节。理所当然,我第一个想法就是想将手中一票投给马华的叶丙汉;可是,第二个想法马上涌现。
过去几年,沙登有所改变,尤其是我已经厌倦了的沙登大街塞车问题已经大大的改善了,这和巴杀的搬迁不无关系,虽然有些人士反对,但对于减少塞车,我是绝对欣赏的。这一次,如果将选票投给马华的叶丙汉,那这巴杀搬迁和沙登改道的工程是否又会有所改变?
另外,建议中要将沙登大道衔接隆市机场直通道的事宜是否会进展顺利?
再深一层,叶丙汉是马华人,如果选他,无形中又帮助了国阵。当年为了稳住政局,数个政党组成国阵,所以一直以来都协助了巫统主席稳坐首相宝座,但也无形中造就了某些人以为国阵就代表政府,非国阵就是“反对党”,这是我个人绝不认同的。
我希望国会里没有超过三分二单一政党的成员,这样,不公的政策才不会那么容易通过,虽然国阵是由不同政党行程,但是基于所谓的“国阵精神”,很多政策都是在少数人决定后就可在国会里轻易通关,这就失去了制衡的作用了。
开明的政府就该有开明的政策,开明的政策,可以出自执政党,当然也可以出自在野党,最重要的是任何政策都必须国会三读;第一次在国会提起,只是告知下个会议要商讨某事,各个别议员回家做功课,以便第二次国会时可以详细讨论和争论,会议结束,大家知道了决定,个别议员又回去深思熟虑,如果还有反对理由,第三次国会才再提出反对,如果没有或太少反对原因,那才“三读通过”,寻求元首批准通过。
回想国阵执政五十多年,国阵内有多少次发生反对声音?管理学上有一句,“如果两个人的意见永远都是吻合的,那就代表了其中一人是多余的。”同样的,政府是管理国家的机构,如果国会里超过三分二的议员是同一阵线,而每次会议在同一阵线下的议员都是同一意见,那这三分二的大多数里有何尝不是有了太多的多余人物?
这一次大选真的叫我心乱,选人,我要选叶丙汉,选党,我不愿意选马华;如果选了火箭,又当心真的民联执政时,火箭和公正两党都会在国会里反对回教党的回教政策吗?另外,到时自然也会有国阵的议员,到时他们在国会里会开明公正的共同反对还是幼稚的就为了报复而反对呢?
心乱,因为我不喜欢“一党独大”,但我也不喜欢“两线制”,因为真正的民主是国会会议中的“少数服从多数”,而那“多数”可以是任何政党,因为只要对人民和国家有帮助的可行政策就是好政策。
放眼冷观今天参与竞选的人士,有多少位真正的体会了我这一类“政治冷感”的选民的心声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